留学说 / 留学规划 / 正文

关注北美新青年微信公众号

如何从高一就开始为美国顶尖名校做准备?

原文作者  Schlaflied  |  发布时间  2015-03-25  | 浏览次数  4976

分享到:

我理解的教育,首先要尊重基因的力量,不可忽视基因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比如有些孩子天生不擅长数学,不擅长表达,特别喜欢创意,特别擅长乐器。对于一个蓬勃兴旺、生命力过于旺盛的13-17岁的孩子来说,鼓励TA擅长的,夸大TA的优点,是无比重要的,是唯一有效有力的教育模式。

 

全力找到兴趣,然后坚持下去,不管是什么。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兴趣爱好,请一定要以勤奋的姿态多去参加各种校外活动,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就别放弃,不管它多么不被人看好,是多么渺小,多么不被人理解。梦想就是真爱,真爱是不离不弃的。

 

早上去清华听了哈佛大学Faust校长的讲座,题目是“大学与气候变化挑战”;中午见了一个充满困惑的创业者;下午回到办公室,见了一个高一孩子的妈妈。配合着北京常见的雾霾,我有很多话想说。

 

其实我一直认同,好孩子是因为首先有个好基因。这个基因论,分别得到中美文化的认可。就像中国那句老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也如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必须要填写父母的学历和工作职务。

 

但这个基因论,要从自然生物的属性和社会人文的属性两方面看,否则大家也就别努力了,世袭就可以了。这点,印度倒是坚持的不错。保留的种姓制度,是个很有意思的社会状态。我理解的教育,首先要尊重基因的力量,不可忽视基因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比如有些孩子天生不擅长数学,不擅长表达,特别喜欢创意,特别擅长乐器。

 

在我看来,这些擅长与不擅长都要尊重。也就是说,没必要让一个不擅长数学的孩子去竞技奥数奖牌,也没有必要让一个音乐才子面面俱到。虽然有木桶原理做支撑,让我们明白短板决定容量;但对于一个蓬勃兴旺、生命力过于旺盛的13-17岁的孩子来说,鼓励TA擅长的,夸大TA的优点,是无比重要的,是唯一有效有力的教育模式。

 

美国大学:自由的土壤,多元的模式

 

哈佛的Faust校长,本科读的是文理学院,是哈佛历史上唯一的女校长,也是唯一一名没有接受过哈佛教育的校长。我觉得这两个表述很有意思:这任校长的任命,不管是从女权话题还是从美国本科文理学院的选择这个话题,都赚足了大家的关注度。从另外一方面,也充分表达了美国大学的文化特点,不论是文理学院还是大U,扎实的人文教育让人们具备着应对变化的能力。

 

同时,多样化的学校模式的选择和专业的选择也给予了一个生命力无限旺盛的年轻人无数的可能,无数的机会。这里,大家被清清楚楚的告知:变化,才是常态;不可预期,才是常态。这些常态,让一个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国家轻松的、疯狂的、无拘无束的成长成为世界上第一的国家,他们也因此而骄傲,也时时刻刻保留着自己文化里的血脉:变化,才是真正的永生。

 

再来看看中国的大学,我们太擅长的事情是:

只刷题、只看排名、只用分数衡量人;

一定要有个框框,然后把什么形状的都变成一个样;

学而优则仕,得了势,就翻了身,就不再学习;

没啥人生目标,定的任何目标都机械照搬别人的路子,都先看看别人在干嘛;

没有常识,不懂得尊重别人,特别是别人的时间。

 

而美国大学,是把这些固定的、模式化、套路化的东西彻底的丢开的。奉行的是一种自由的创造力精神和风格,这样的社会土壤,自然孕育独立的精神主体。一个懂得付出和承担责任的人,是会发了疯地学习生存技能,因为TA懂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照顾和保护自己和家人;一个懂得取长补短、合作创造价值的民族,才能真正拥有了存在下去和受人敬仰的价值。这,是我喜欢美国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我总觉得,结合中美大学的优势,必将塑造新一代世界级栋梁。

 

高一或更早,怎样开始准备?

 

高一左右开始的出国训练,是个非常好的时间点。一来,孩子心智成熟,懂得自律,会逐渐有目标的学习目标和专业兴趣趋向;二来,有充裕的时间去扎实的准备一切出国所需,从标准化考试到课外活动。

 

如果从高一上半学期刚开学,也就是9月来算,到高三下半学期6月,也就是筛选并确认最后要去的学校为止,一个美国大学的申请者会有足足三年的时间进行准备。当然,如果以早申(Early Decision)为终点的话,也有足足26个月去准备。有三点要说:

 

1、全力以赴搞兴趣爱好。

 

这是战略制高点,必须抓住!全力找到兴趣,然后坚持下去,不管是什么。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兴趣爱好,请一定要以勤奋的姿态多去参加各种校外活动,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就别放弃,不管它多么不被人看好,是多么渺小,多么不被人理解。梦想就是真爱,真爱是不离不弃的。

 

2、学校平时成绩是第一敲门砖。

 

GPA。别听那些有的没的说什么美国大学不相信中国中学的成绩。分儿低了就是不成,哪个学校都一样,排名也不管用。这就是学习能力的表达,别整那些没用的。全力搞学习。国内的都学不好,国外的也一样。这是能力,也是潜力问题。

 

3、标化考试的核心是丧心病狂的阅读、逻辑训练、写作和口语表达训练。

 

不要动不动就去考个试,我不建议高一的孩子每项考试超过两次。那么早开始准备就是要有战略,积累比较优势,不仅成绩不用刷题就是高分,而且还有心理上的优势,找到方法,一剑封喉。

 

如果那么早开始准备就是为了多考几次试,去了美国也读不下来,读下来生存也费劲儿。因为竞争力,往往就是那一瞬间的直接反应,没有临场准备,没有机经参考,不能拼分耍赖。

 

这种竞争力如何养成呢?高一开始,每周读一本书是必须的;甚至可以配合背背字典,或者巴朗3500。读完书,一定要找个名师,来指导下写作和口语表达。方法没问题,继续读,后面就是大剂量的读,面儿铺开,啥书都上:各种自传他传,各种历史书,各种黑格尔,各种E.B.White。当然,我也说过:好学生要靠引导、刺激、激发,不是训练。

 

我有幸教过左彤、康乐、伏皛和蒋梦舟等优秀的孩子。我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分别都在15岁左右。一路看过来,我留的作业、交流过的思想和与我一起碰撞出来的火花,无一不让我深信他们的前途熠熠生辉。果然,他们分别取了耶鲁、哈佛、斯坦福和哥伦比亚。

 

高一总结

1、战略上:积累比较优势

2、战术上:

1)参加俩社团

2)一周看至少两本英文原版书

3)练口语和写作能力

 

后面就是找一个你信得过的老师,一直跟着你的老师,见证你成长的老师,好好聊聊文书和学校。然后你的梦校就被你拿下!

 

说一句,以我为例。一直不是优秀孩子,但从未停止过努力,也从来不觉得摔倒了有啥了不起,得奖了有啥和别人不一样。坚持,不放弃,爱我爱的人和事儿,撒花儿,跑步,一直相信美好,鸡血,热血,一直都是我啊都是我。虽然创业很辛苦,但我认准了,就走下去,不嘚瑟,不整没用的,有错就改,随时更新。

 

我从来都觉得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因为成绩有定论,万事万物都在时时变,这才是最刺激最美好的世界,才最能孕育出自由、独立、完整的灵魂和强大的民族。

 

本文转载自蓝橡树,原作者:于浩洋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