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说 / 文书申请 / 正文

关注北美新青年微信公众号

申请者怎样才够格?

原文作者  梅德宏  |  发布时间  2015-02-11  | 浏览次数  6029

分享到:

大学招生程序是精英主义的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主观衡量优势的问题在于,谁掌握话语权谁就能决定其意义所在。SAT分数很高但成绩等级比较低的申请者会将高分定义成优势。学习能力不突出的学生就将优势定义成高情商或者领导力,或者获得国家足球冠军,亦或家世。

 

事实上,所有这些优势在招生过程中都将发挥作用。只不过在众多申请里面,大学录取的着眼点将以个体优势来体现,是依据各所大学的优先惯例而来的。

 

这种方式其实很不错。诚然,招生过程的主观性给学生和家长都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这也意味着学校招生过程中寻找的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而不是批量化生产的学生。记住,你自身特有的"优势"可能正是某所大学明年招生时所苦苦寻觅的。我再啰嗦一下:学子们,只管大胆向大学展现你最真实的一面。

 

所以,到最后,学生与学校就是要互相看对眼。去了解一所大学是否是你的菜,学子们需要去尽可能多地了解一所大学的招生惯例和校园文化。但是千万别根据这些信息刻意改变自己来迎合大学。相反,要从众多的大学中找出哪些适合发扬你的个性、能力、兴趣以及抱负。可以读读学校网站上的使命宣言,也可以看看校领导层的公共发言,没事再去学校溜达一下,问些你想问的问题。通过敏锐的观察,一所大学的"优势"就浮出水面:比如是否多元化,热爱公益,或者想招点工科女。如果这所大学体现的价值正好与你匹配,那么就最真实地表现你自己吧!这样校方也能看看你是否就是他们要找的人。请相信我所说的话"大学要找的学生,并不仅仅是测试分数最高、天资绝伦或者写作最棒的那类人。他们要找的学生就是所作所为正好适合他们的那类人。"为了确认年轻人们是否致力于一两件喜欢的事情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成就,可以从画漫画、演舞台剧、学数学、玩足球、做兼职、读美国史、吹双簧管以及医院调研等事情里来考量。

 

通过查看学生的成绩报告单、测试分数、申请以及论文,再看看学生做过些什么课外活动,考量一下推荐信。恰当的时机,再来一次招生面试。经过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学校也试图来明确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将会做些什么,以及在人生中想做些什么。这个任务不轻,好好加油吧!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