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说 / 留学规划 / 正文

关注北美新青年微信公众号

那些年我和MIT 之间的爱恨纠葛,只因为相遇太美

原文作者  系统文章  |  发布时间  2016-12-09  | 浏览次数  5601

分享到:

大学教会了我们什么?难道单单是一纸文凭,专业技能的训练吗?可事实却是,在任何一场同学聚会上,如果问从学校毕业了几年的人,“你之前的专业学的是什么知识啊?”,恐怕没有几个人能答得上。


  

我们的遗忘率这么高,又为什么还要读大学呢?事实上,从我们毕业踏出校门的那一刻,就已经不再是四年前踏进校门的那个人了,大学四年的锻炼,早已把我们改造成一个全新的作品:带着大学独有的价值观、习惯和态度。

  

毕业后,我们的言谈举止中都能透露出大学的气息,它教会我们的远远不是书面上的知识,而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不信,就看一下美帝小哥炸出来的一波MIT(麻省理工)老学长和大学的爱恨纠葛吧~


  

某天,某个美帝小哥觉得人生太过“空虚寂寞冷”了,就想看看他的老学长们都在做什么,于是就发了这样一个帖子:MIT教会我的生存技能——不管对方说什么我都能做出很懂的样子。

  

果不其然,这招没多久炸出了大波的潜水群众,他们义愤填膺,纷纷表示:那些年MIT真是虐我千百遍,让我养成的“bad habits”可不止这个!

  

Ayush Sharma说麻省

  

MIT的学生经常被告知并被反复提醒他们是多么多么的聪明,他们是世间最棒的学生之类的,久而久之,他们可能面临的结果就是——过于膨胀的自信心和优越感。

  

MIT的学生是幸福的,然而毕业生是不幸的,他们身边笼罩着太多的鲜花和掌声,却看不到批评和否定,膨胀、膨胀、然后砰…


  

Avi Fagan说麻省

  

我在MIT学到的一种生存技巧和你一毛一样!

  

这种技能让我看起来像是能够理解你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我并不懂。我可以跟你谈论任何话题,通过听你的措辞、音调和关键词,通过简单的点头、附和、眼神交流让我看起来很了解。

  

这种技巧贯穿了我此后的整个成年生活。事实上这很难长时间的维持,所以要事后补课,你可以不当面承认自己的无知,前提是你后来学会了。


  

Anne Hunter说麻省

  

我是EECS技术开发专业的,似乎这个专业的学生都有这样的“bad habits”:认为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解决技术问题,而不是网络和沟通技巧。显然后来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是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Joseph Wang说麻省

  

MIT教会我不要相信所谓的“真理”,它还教会我正确答案只是一个技术答案,社会等级并不决定真理,不要因为老板说“2+2=5”你就这么认为。

  

但实际上有的时候公司的政策就是“2+2=5”,你应该坐下、闭嘴、听从指令。

  

但这也有不好的一面:我有时会不能停止思考,我一直很忙,但是我是需要“放松”并且“休息”的。



Daniel Moon说麻省

  

MIT里有一种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在吹嘘自己的工作量,所以很多MIT的学生都经历过可怕的睡眠时间,一再压缩休息时间。在MIT,只有努力工作才是有价值的,休息简直实在浪费时间。而这,显然是在缩短自己的预期寿命。


  

很多时候,我们离开校门后,都会被“大学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就算知道了MIT带给学生的“bad habits”,就算看到了MIT前辈们的各种吐槽,也不能改变小编心中对MIT满满的爱~你的选择呢?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