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说 / 海外生活 / 正文

关注北美新青年微信公众号

留学期间如何优雅的融入当地人的圈子 | 经验之谈

原文作者  Jimmy908  |  发布时间  2015-11-16  | 浏览次数  5509

分享到:

许多人成功拿到海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满怀期待地整装完毕,踏上了在异国他乡的留学之旅。但是各种各样的留学麻烦事却是一件接一件,其中最让人头疼的,也是普遍学子都会遇到的,要数“语言关”了。

 

虽说是“语言关”,但其实留学生能否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这两个之间并不能划等号。

 

因为社交并不是语言好就一定交的朋友多啊。相反语言不太好也不妨碍与国际友人进行友好交流,当然不能太烂。那该如何才能优雅地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呢?留学君来给你支几招。


“基础语言”要过关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了,这基础语言还用说吗,能出国留学的都应该是通过了语言测试,有基本的国外语言能力的了。是,但也不是。留学君所说的基础语言,当然是包括雅思、托福、JLPT等的语言测试,这些都是申请学校的必要条件,通过了测验的确能证明一个人有了相对的语言能力。可是生活不是考试,在日常交往中,大家交流用的是口语,是掺有独特文化色彩的日常用语,可以同类的说是当地人的“口头禅”,“流行语”,也俗称俚语。这也是最能卡住留学生的地方。

 

俚语的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见多识广也能知道。想知道一个地方的俚语,得益于网络的发达,论坛,app,电视剧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所以很多美国留学生都非常推崇在出国之初,通过扫荡美剧甚至是脱口秀来提升自己的语言实力。美剧尤其是情景剧,台词很多,多用的是最地道的美式口头语。

 

比如在《老友记》第十季第2集中出现了的一些经典俚语如:

my goodness (my God)

used to express surprise or shock etc.表示惊了

例句:"My goodness," she said when she saw the small dog jump over the fence.

 

just you know, for argument's sake, you know, hypothetically. Which one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give up? 假如你要送走其中的一个,你会送走哪一个?

for argument's sake = For the sake of argument. 假如,假设在某种情况下

for the sake of discussion; 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of something. This expression usually means that the speaker is establishing his position, expecting to to get opposition during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Or he might be offering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discussion can take place.

"Let's say for argument's sake that he is telling the truth,..." 假如他讲的都是真的,

 

俚语是很能反应当地深层的文化背景的一种语言文化,留学生能有意识的多去了解,是件很值得的事。

 

多交些非华人的朋友  

留学君和在美留学的朋友交流的时候,朋友就给出了他的经验之谈。说是刚来美国的时候不要一来就找中国人,组建了一个固定的交际圈,这样会容易安逸现状,不思进取。也不是说要刻意找美国人交朋友,但千万不要建立只有华人的朋友圈,这对于语言成长是不利的。


我们出国花了费用到这儿来,不是为了来这里和老乡碰面的,是来了解千里之外的人究竟是在怎么样的生活着的。而且不可否认的是,现在随着留学大潮的不减反涨的趋势,华人留学生群体逐渐庞大集中起来,晒金炫富拉帮结派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提防之心不可无。

 

珍惜课堂学习机会  

鉴于国外教育制度上课方式习惯与国内大不相同,对于刚出国门的留学生来说会有些不习惯。或许因为语言问题,上课老师语速一快,就听不大懂,从而消极怠工,逐渐放弃。其实上课时间,也是增长语言能力的时间。国外课堂,一半时间教授授课,一半时间教授听学生汇报成果。教授一般会在课程开设之初,会把学生分成四五人一个单位的学习小组。一般从第三周开始,每次上课会有一场精心准备的学生主题报告,小组成员轮流向全班同学汇报各自负责的部分,一人大概5-10分钟,之后,全班一起研讨、互动,小组成员负责答疑,最后老师点评,前后大概一小时左右。


从整个主题报告的课前准备、课堂陈述以及师生互动、答疑的过程来看,课下小组成员必须一起交流研讨、准备汇报材料;课堂上,要面对全体师生公开陈述研究结果,并接受大家的质疑,整个过程,都是学习语言的机会。既可在课下向小组其他成员学习、交流有关专题内容,也可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语言学习状况及研究成果,并接受全体师生的质疑和监督。总之,是在高强度、高压力下进行语言学习,因而,学习效果好,进步快。

 

多参与集体活动  

在学校里,任何人都有权利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俱乐部、学生会,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个留学生,就四处忌讳,不要因为语言不过关就把自己锁在一个角落。不要把自己当外国人,通常根据自己的特长加入不同的社团,加入之后自然而然的会有一种荣誉感,找到了一种归宿感。


除了社团,还可以定期与朋友组织短途长途旅行,参观当地博物馆景点,品尝不同地方的美食,每栋楼,每块路牌,每件商品,每种食物,都认真的看看,这种沉浸式学习语言,每一口呼吸都是英语,让英语成为生命必需的养料,或许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当然多多走动,除了长见识,也积累了日后的谈资。当然也能丰富人生经历,毕竟以后像这样的近距离旅游海外的特色城市的机会就很小了。


还有体育运动,如果你在美帝,更应该借此机会多了解一项运动,比如橄榄球,比如棒球等美国国民运动。当你在超级碗的赛场观众席上同伙伴一起为场下球员的野性冲撞而呐喊的时候,当你坐在纽约洋基体育场与朋友谈笑风生之间接住飞出场外的全垒打的时候,你会庆幸自己坚持了选择的。而如果你在德国,意大利,阿根廷等国,不会提脚射门的你说不定就out了哦!

 

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国外学习一定是高强度高压力的,很多时候更需要学生自己自学。严格管理自己的时间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海外留学,不可能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这是不理智也不科学的。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娱乐的时间,保持三者平衡,才能缓解留学的压力。


前段时间发布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里面就有提到,随着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会越来越好。其中,3个月和12个月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转折点。绝大部分中国学生在海外都能够很快成为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从容跨过语言关、应对学业要求;而至于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这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生活文化的沉淀才能融入当地人的朋友圈。但倘若走出国门的你连积极乐观主动好学的心态都没有,那时间也是救不了你的哦!


本文由留学说独家整理与发布,欢迎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