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说 / 海外生活 / 正文

关注北美新青年微信公众号

中国游客日本“爆买”,真的是“旅游幼稚病”吗?

原文作者  季小双  |  发布时间  2015-10-08  | 浏览次数  5764

分享到:

十一黄金周过完,再回来上班,办公室的女同志叽叽喳喳,这个去泰国玩儿了,那个去英国玩儿了,好像没出过国门旅游都是对假期的一种不尊重。


攻陷日本


说到旅游,近日,留学君浏览到一则“中国旅游购物者全面‘攻陷’日本”的新闻,眼球全让攻陷日本给吸引过去了,仔细研读之下,才发现主体是中国旅游购物者。
 

 
 有人在微博上发了一组中国旅游者在日本各大商场抢购的图片,说明有点耸动:新宿已拿下!秋叶原已拿下!涩谷已拿下!池袋已拿下!……11区基本已被我方人员团控制!
 
 爆买
 

 
 日语里出现了一个新词:“爆買い”,翻译成中文其实和汉语理解的意思一样,就是疯狂购买的意思。其实这一词汇也算是为了买买买的中国游客造出的新词汇,诠释了中国游客的消费力惊人。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称,高岛屋、小田急百货店和崇光西武百货等日本各大知名百货商场相继推出主要面向访日旅游者的限时日用品柜台。尤其希望吸引的顾客是迎来“国庆节”享受大型长假的中国访日游客。
 
 
 2014年,中国赴日旅游游客人均消费231753日元,同比大增10%,其中免税店销售有约70%来自中国,而不少百货集团旗下免税业务亦因中国游客的疯狂抢购保持300%-500%的巨额增长。
 
 
 今年春节,中国游客赴日本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的新闻红遍网络。春节期间有超过50万的中国游客赴日旅游。日本观光厅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第一季度在日消费2775亿日元,人均消费突破30万日元。
 
 


 

 

换算一下,平均人均消费为15900,接近1万6千元。
 
 
 旅游幼稚病?
 
 据香港《商报》网站10月8日报道,虽然中国已成制造业大国,但仍然在诸多领域处于低水平竞争的草莽阶段,价廉而物不美,已成为很多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固有印象。而日本制造一向享誉世界,一部分具备经济实力的中国人利用旅游机会购买日本产品,确实也可以理解。
 
 只是随着中、日制造之间差距的快速缩小,和“海淘”等现代购物途径的拓宽,这种海外“爆买”行为还有多少实际的经济意义,其实是大可质疑的。或许,刚刚富起来的中国人,还没有改变对物质需求的心理饥渴,以至于表现为对购物行为的高度狂热,和对更丰富的精神体验的相对迟钝和冷漠。
 
 报道称,过去,没钱的“中国式旅游”被归纳为: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或更简洁些的“我到了,我尿了,我照了”。而当下终于有了些钱的“中国式旅游”,不过又多了一项“我购了”,依然是初级游客最容易感染的“旅游幼稚病”。
 
 留学君以为:当在一个环境之下,大部分人都表现的很怪异的时候,那一定是这个环境的原因而非人的问题。
 
 人都是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而做出相应地举动,当大部分人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事情的时候,相应利益团体就该反思了。
 
 回到攻陷日本的话题,当很多中国游客更愿意相信日本货,愿意在日本买买买,而且,按照上面的逻辑来看,这样的人群至少也得处在社会的中层。所以,留学君有理由相信内地的购物环境或许在某些方面真的不如日本。
 
 为什么很多去日本旅游的游客愿意花大价钱去买日货,如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游客在日本人均消费接近1万6千。这之中肯定是有原因的,留学君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性价比高。也就是所说的质优价廉,这一点港媒也有承认,不再多说。
 
 2.购物环境好。基本不会出现国内那种把人圈起来坑钱的情况,纠纷比较少。
 
 留学君曾听闻一个国内的旅游案例,说的是旅游公司推出低价旅游,或者免费旅游的项目,而后把人圈起来,直接带到合作的商家处强制要求消费多少元才能到下一个旅游的景点游览。
 
 还有坑老头头老太太的旅游项目。某商家打出免费旅游的旗号,和社区合作,号称旅游三天,结果一共开了一天半的会,都是合作商家推荐各种保健品,真正旅游的时间不过半天。还有一天时间是在来回的路上听导游推销保健品。
 
 3.旅游之外,顺带购物
 
 放一组在日本购买物品的价格,你们感受一下:


花王眼罩,淘宝70左右,日本药妆店不到900日元,合40多人民币。


MUJI,日本是国内的半价。


欧米伽表,国内公价44000,日本并行22000。


因为海淘加上了国际运费,所以相比于在国外直接买,价格上要贵很多。日本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的地方,除了文化的魅力以外,环境景色也很好。于是很多中国游客会愿意在日本旅游,游玩之余顺带购买一些质优价廉的物品。


 留学君说说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与谋”。真正出去旅游只为了买买买的或许并非多数,但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了在工作之余减压或者暂时排解惆怅,就像微信朋友圈里说:广告,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样。都是一种选择而已。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