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说 / 行业观点 / 正文

关注北美新青年微信公众号

没有必要拿中国孩子丢了一次“奥数”冠军说事 | 观点

原文作者  Mjsllla  |  发布时间  2015-07-21  | 浏览次数  5067

分享到:

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7月4日至16日在泰国举行。美国夺得冠军,中国和韩国分获二、三名。这是美国自1994年夺得冠军后,时隔21年再度夺冠。而在此期间,第一名获得者通常是中国。英媒由此惊呼,“美国破天荒”。中国网友则调侃,“奥数都不加分了,谁还陪你玩”,“实际上是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娃,打败了在中国读书的中国娃”。

 

实际上,留学君认为我们无需太在意此次美国夺得“奥数”冠军,中国“屈居”亚军事件。首先,中国也曾在在2012年的“奥数”竞赛中惜败韩国,一两次甚至多次无缘冠军都并不能说明中国的奥数水平下降,同时,尽管在此前21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常夺得“奥数”冠军,但这也不能说明中国的数学水平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据调查,在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中,已有十多位是当年的“奥数”金牌获得者。这个大奖每4年才颁发一次,自1936年设立以来,只有56名获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奖条件比诺贝尔奖还苛刻(诺奖中没有设数学奖)。

 

因为破解庞加莱猜想并且拒绝领取菲尔兹奖和百万美元奖金而声名远播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是1982年“奥数”第一名。生于澳大利亚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在10岁、11岁、12岁3次参加“奥数”竞赛,金牌、银牌、铜牌各获一枚。31岁时,他获得菲尔兹奖。获菲尔兹奖的越南数学家吴宝珠,曾是1988年、1989年连续两届“奥数”金牌得主。2014年获菲尔兹奖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Maryam Mirzakhani(女),也是“奥数”金牌得主。

 

而反观我国,真有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因为我们这个雄霸国际“奥数”赛场,偶尔得个第二都遗憾的金牌大国,连一个菲尔兹奖获得者也没有!对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谈到出现此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有著名数学家分析说,国外的数学教学重视的是创造性思维,而我国的数学教学是机械化的,只是一味地教学生怎么解题,反倒把学生的创新思维给磨灭了。

 

出现此种尴尬局面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国外强调的是兴趣,把真正有兴趣且有数学天赋的青少年网罗起来,而我国,绝大多数学“奥数”的,包括参加国际“奥数”的,都把“奥数”当成了敲门砖,以敲开各级各类名校为目的。这便导致了后劲不足,敲开了门之后,便把数学弃之如敝履。

 

还有一重原因,那便是价值取向。不少学“奥数”的,包括国际“奥数”金牌得主,多以金钱作为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而没有把要长期坐冷板凳的数学研究看得特别重要。这样,“奥数”生纷纷弃数学而去也就不足为怪了。

 

接下来,留学君想和大家分享两则故事,一则是一位中国学生对比中美两国学生截然不同的“奥数”经历,另一则是在《最强大脑》首场国际竞赛中,中意两国小朋友及家长面对输赢时不同的态度,相信从这两则故事中,大家能有所感悟。

 

故事一 | 美国人的“数学观”:奥数并不是敲门砖

 

Tiger目前就读美国顶尖私立高中圣保罗学校,他也代表学校参加过一些奥数赛事,但他经历的奥数竞赛,却有着和国内完全不同的“数学观”。他以自己在赛场上的所见所闻,犀利地指出中美学生参赛心态的本质不同,他说在美国人眼中数学只是一门纯粹的学科,反观中国,奥数因为被赋予了太多社会内涵而彻底变味。

 

(1)我的奥赛经历

 

说起“奥赛”,我在美国也参加过。去年冬天,我和另外9名孩子代表SPS(圣保罗学校)去哈佛参加了“哈佛—MIT数学竞赛”。比赛前,我以为老师会对我们进行什么强化培训,没想到,只组织了一次集体做题就算是备战了。比赛当天,我们天不亮就起床,昏昏沉沉地赶到了哈佛。我们到了比赛地点,却不知该去哪里报到,而竟然没有人为此着急。

 

大家在大厅里懒散地闲逛,边听音乐边说笑。突然,我发现了亲切熟悉的面孔——一大群中国孩子,估计有二十多人。学长说,这是来自北京“顺天府学”的孩子们,这个机构已经连续好几年派孩子来参赛了。

 

当时我就懵了——我们几个来波士顿,除了参赛,还主要是为了进城吃顿好的,而中国学生却专程组团不远万里飞来参赛!我对他们的坚毅与努力油然而生敬佩,同时也意识到,我们SPS又要被虐了。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公布答案。每念出一个答案,坐在大厅中央的中国孩子们就会大喊“Yes!”;十道题,我听见了十个“Yes”,最后还夹着一句中文:“全对啦!”只见坐在他们附近的美国孩子们面面相觑,对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来头的队伍深深疑惑——他们是怎么全对的?

 

我从这些“顺天府学”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了小升初,我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奥数,五年级进入白热化状态:每周六上午去八中,下午去实验中学,到了晚上还要赶到四中。

 

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心理阴影”的,便是实验中学的“老教协”奥数班。在那里,我考过前五十,也考过六百名开外,成绩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一家人的情绪也难免因此起起伏伏。老教协的题又刁又难,即使我得过几个数学竞赛奖,但在那里仍是摸不到门道。

 

(2)美国人的“数学观”

 

美国孩子对待数学的态度非常平和。他们把数学视为一门与其他学科无异的课程,并不觉得“得数学者得天下”,也不觉得数学会帮助、亦或阻挡他们人生前进的道路。

 

我一个从纽约来的好朋友,他数学考试基本都是70多分,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学校的发展。去年,他的文学课是年级第一,也是我们年级第一个选入合唱团的,更是非常有才的演员……他做着他喜欢的事情,没有人因为他数学不好而认定他智商低、学习差、未来暗淡。

 

而美国的数学人才也不是因为应对升学才努力学习数学。我宿舍里的一个哥们儿,不仅在学线性几何,还同时学三门AP级的生物课;他的双胞胎弟弟更厉害,初二时不仅学完了AP微积分、电脑科学,而且还都拿的5分。

 

更让我受到震动的是,和一些中国数学天才没有任何爱好的形象不同,他们每天打壁球、玩游戏、交女朋友……什么都没落下。那个哥哥告诉我,他数学和生物这么好并不是因为父母逼他学,而是他非常喜欢,而且长大后很想当医生。

 

对比中美关于数学的看法,有一点是相同的:数学很重要,数学好会非常受人尊敬;但也有一点是非常不同的:美国人并不依照数学的好坏去判断孩子,更不会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

 

(3)我们走歪了

 

本来学奥数不是什么问题,但当奥数成为了上好学校的敲门砖、当大家为了这块砖拼死拼活时,它就会成为问题。

 

我们去哈佛比赛时,我们想的是尽力而为、能行就行,不行就吃点烤肉回家。但我猜想“顺天府学”孩子们的心情则是完全不同的。

 

估计老师会和他们说,他们不仅代表学校的荣誉,还代表中国人的荣誉……只有考好了才有可能上哈佛这样的好大学,只有上了好大学才算成才,只有成才了才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孩子们从小到大在这种思想下耳濡目染;可想而知,奥数已被赋予了太多社会内涵,而这些孩子所承受的也太多了。

 

在SPS,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课。有的孩子想多学点,那就上Honors课程;有的孩子要学简单点,那就去Regular课程。在量力而行的过程中,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慢慢积累、逐渐成长。

 

在中国则不一样,小学奥数就涵盖了初中知识,初一试卷的附加题就有高中题目。中国的奥数学习不是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而是跳着往前赶,也因此大大超出了大多数孩子心智所能承受的范围。

 

故事二 | 懂得爱比懂得赢更重要

 

在江苏卫视播出的《最强大脑》首场国际赛中,中国孩子李云龙和意大利孩子安德烈PK记忆力,比赛结束前,两个孩子都哭了,李云龙是因为太紧张了,紧张得犯了错,崩溃了。而安德烈是因为看到李云龙哭得那么惨,好担心他。

 

现场哭成一片,安德烈和所有的意大利人都忘记了刚刚取胜的喜悦,全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李云龙身上。

 

主持人含着热泪说,输赢已经不重要了!这句话总是用来安慰那些输了比赛的人,不是吗?但是李云龙要求重新说一遍答案,当然要给他机会!结果,结局大逆转,李云龙全说对了,他赢了。

 

只是好像没有人再在乎这个结果了,这一次,结局真的不重要了。主持人说:“李云龙,这一轮你胜利了。但是安德烈的眼泪征服了我。”

 

12岁的安德烈像个小爷们,连那眼泪流得都像个小爷们,他为哭泣的李云龙鼓掌加油,去拥抱他,安慰他,全身心地为他担心。

 

离开场地之后,安德烈的父亲走过去拥抱了李云龙,给了他一个吻,李云龙的父亲则拥抱了安德烈。那个场景打动了留学君,我们的很多认知和感情都紧密相连,情感这个东西,也许被我们忽视了太久。 

 

在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频繁且合理的,毕竟,良性的竞争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提升。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技和人才对一个国家的持久发展是必要的,而数学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和支撑学科,它的重要性是显尔易见的。但数学的作用不应该局限在本学科范围内,而在于将其应用于其他学科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换句话说,数学在某种程度上不是目的,而是方法。在现实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应给予数学足够的重视,打好基础,攻坚克难,并将其应用于促进科技发展,改善民生,增强人类幸福感的实践中去。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