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说 / 行业观点 / 正文

关注北美新青年微信公众号

“99元跟我一起念哈佛”:人大毕业生众筹学费引热议

原文作者  Mjsllla  |  发布时间  2015-07-21  | 浏览次数  5335

分享到:

近期,人大毕业生众筹学费上哈佛事件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褒贬不一。纵观网络上的各家报道,留学君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7月11日观察者网对事件当事人吴俊东的采访中,“如果没有众筹,我可能就需要申请助学贷款了”很明显地表明当事人发起此次众筹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凑学费。在17日华商报对吴俊东的采访报道中表明:通过此次的众筹项目,吴俊东已获得5万元,然而在谈到发起众筹项目的初衷时,他表示“不是因为家庭困难才做这个事情”;在谈到“众筹学费”事件的本质时,吴俊东表明“会提供等价服务,觉得不值可以不买”;关于后续监督的问题,他坦言“将利用接下来一两个月的时间在内部协商出一个比较好的机制”。

 

对比观察者网以及华商报两家媒体的报道,吴俊东发起众筹学费项目的初衷显得有些模糊,到底是媒体的报道失误还是当事人有意造成这种误解暂不得而知,但留学君相信事实只有一个,总会有清晰明了的时候。

 

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总体而言,众筹项目在欧美国家比较盛行,近年来,各类众筹项目也在国内开始试行。在出版行业,去年9月11日,知识产权出版社旗下“来出书”图书自助出版平台在京联合中国知识产权网等5家新媒体,就《智慧财产全球行销获利圣经》一书的出版发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众筹活动,2小时内就筹集到近万元,成为当日举行的“中国专利信息年会2104”的亮点。在此之前,京东就通过众筹方式为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和漫画作者“象扑君”分别出版了《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和《咦,被发现了呢》两本书。运用互联网思维,发挥粉丝集群效应,众筹模式给传统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思路,其更得到出版专家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创业领域的众筹项目应运而生,类似于“在校大学生通过众筹方式在学校里合伙开餐厅”的新闻偶见报端。除创业外,捐赠性众筹也在逐渐发展起来,例如7月初扬子晚报等媒体报道了江南大学优秀毕业生为救患白血病的父亲而发起的众筹项目。从“理”和“情”两个维度进行考量,上述的两种众筹方式都是比较合理的,第一种众筹其实就是一种合伙行为,众筹项目发起人通过公开的方式召集志同道合者共同创业。第二种方式和以往的募捐也并无差异,人们基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参与其中。

 

然而,有些众筹就显得不合情理,甚至引人诟病。前不久,在中文网络社区上,不少类似现象就受到了口诛笔伐,比如“马来西亚女孩众筹来华留学”(在此事件中,当事人并不公开自己的学历以及成绩等,只是一味地向网友们要钱,因而导致网友们怀疑其诚意,最后当事人放弃了这一项目),又比如“皇马女球迷众筹去西班牙旅行看足球比赛”。

 

类似于上述“马来西亚女孩众筹来华留学”以及“皇马女球迷众筹去西班牙旅行看足球比赛”的众筹项目确实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因为这已经不是众筹,而是乞讨了。众筹不是捐款,支持者的所有支持一定要设有相应的回报。回报方式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服务,如果项目筹资失败,那么已获资金全部退还支持者。这个很好理解,在一般情况下,得到和付出要成正比的,这才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保障,倘若人人都想不劳而获,整个人类和社会都无法存续,更不可能发展了。当然,在大病医疗方面,出于人道主义的众筹也是存在的。

 

此次吴俊东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筹集5万元,确实令人惊讶。留学君认为这是有其道理的,首先,在该项目中,发起人筹集资金的标准是每人99元,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非难事,并且,发起人对每一位响应者都是有所回报的,即他承诺每周在微信群里在线至少2小时,解答各种有关他在哈佛学习和见闻的问题(加群的费用是一学期99元),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前往哈佛深造并不现实,通过该项目,响应者付出99元,发起人就可以和响应者们分享在哈佛的所见所闻所感,并且提供相关的解疑答惑。其次,发起人毕业于人大,又即将赴哈佛深造,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知识分子精英是较为信任的。再者,在相关的报道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知道该项目大部分的响应者均为发起人的亲朋好友,这种在熟人圈子里的众筹与人情、信任等都是有关的,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险。

 

留学君曾读过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由于积累有限,当时自己对这本书并没有完全理解。但这本书确在很多方面给留学君以启示,比如作者在书中说道,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既丰富而又匮乏的年代,原始社会才是丰盛的社会。乍一看,这似乎不合乎现实和逻辑,但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自可明白。现代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但人们依然并不满足,总是努力地获取,占有,因此在现代,人们的安全感以及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物质的丰富而有很大的提高。究其原因,留学君认为这是缺乏分享的结果,倘使人们更懂得合作与分享,而不是时刻考虑自己占有什么,也许人们会更幸福。

 

因此,留学君认为在合乎“情”、“理”的前提下,众筹是可取的,这应该是一个“1+1>2”的事情。在人大毕业生众筹学费上哈佛事件中,留学君认为其有可取之处,当前我国人们对知识产权缺乏认识,导致盗版、创新乏力等问题,如今,随着新浪等新媒体付费阅读、打赏功能的开放,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付费获取知识与教育的必要。它不仅提高了作者的创造力和创作质量,付费的方式也让人们更加珍惜阅读资源。然而,众筹项目也有一些隐忧,后续的监管以及信誉是一大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众筹是一个自愿的事情,即使项目失败,发起人未能履约退还款项,那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件,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不能保护响应者的相关权益,还会影响整个众筹事业的前景,也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仰缺失。

 

另外,基于私人利益的众筹,实际上是一种“私益募捐”,与“公益募捐”相对。私益募捐的特点就在于捐助对象是特定的人,而不是像公益募捐那样,由作为中介的公益组织找出最需要捐助的对象。当然,众筹并不都是基于同情心而发起的慈善行动,但确实有很多众筹项目是带有慈善性质的。众筹的自净机制可以排除那些不需要受到捐助的人,但却找不出那些最需要受捐助的人,这是一个隐忧。这种类型的众筹慈善可能会演变为“谁故事说得更好”、甚至是“样貌更受欢迎”就能获得更多的资助。这些现象有可能会透支社会的良心,让最需要资金的人得不到帮助。

 

目前一些以众筹模式进行的大病救助,就存在这样的现象,以个体力量发动大病救助募款,如果故事说得好,并有效调动了宣传资源,冲着对发起者的信任与支持,捐款就会很快到来。但如果“故事说的不好”或没有宣传起来,病患者就难以被社会聚焦,就难以激发起民众强烈的同情心。当类似的事件增多后,效果就再而衰,三而竭。这是需要担心的。

 

众筹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利弊兼备,这对于起步发展的事物而言是很正常的。虽然它在欧美国家的发展较为成熟,但由于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异,我们也无法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所以众筹在我国目前的发展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问题都会逐渐被暴露出来,同时也会逐渐得以解决。留学君认为,随着相关领域法制法规的健全以及众筹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众筹应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为更多有理想之人筑梦的现实作用,促使真正丰盛社会的到来,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留学说无关。留学说对文中事实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文章推荐